2020年1月9日,教育部公布《關(guān)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繼去年提出“減少單純死記硬背的知識性考查”后,首次明確“加強關(guān)鍵能力考查,優(yōu)化試題情境設(shè)計,增強應(yīng)用性、創(chuàng)新性”。
在新的要求下如何才能高效的復習備考呢?為考生整理了9個復習思路,一起來看看吧:
1. 復習要回歸課本
無論是概念、原理、公式,還是具體的知識點,都要認真過上幾遍,對于不理解、沒記住的知識,要標記并整理出來。沒記住的要花時間去記憶背誦,不理解的要找老師同學弄懂。
2. 回顧、分析試題,進行查漏補缺
復習階段,各種各樣的測驗、考試比較頻繁。認真分析自己的每一次訓練和考試,分析失分原因,糾正審題和解題過程中的壞習慣,盡量減少無謂的丟分。對于不會做、做錯的題,要特別留意解題的思路和步驟,然后舉一反三,找類似的題型來驗證。
3. 記憶背誦重點知識
對于梳理出來的重要知識要加強記憶背誦。記憶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嘗試回憶法,學完后嘗試回憶一下,再根據(jù)記憶程度確認鞏固。
知識多多少少會遺忘,所以要學會規(guī)劃時間,定期溫習。比如,每天睡前花二十分鐘回憶、溫習一下白天學過的知識,周末花一個多小時溫習一周學習復習的知識。對于一些不好記的要點,可以做成知識點卡片,方便隨時學習和記憶。
4. 遇到問題與老師及時溝通交流
很多學生不敢向老師提問,害怕被老師嘲笑。但需要清楚的一點是,老師的職責就是傳道授業(yè)解惑,有不懂的地方及時向老師請教,及時解決,才能為之后的學習打好基礎(chǔ)。
5. 學會管理時間
對高三的學生而言,時間永遠是緊張的。要想在有限的時間里提高學習成績,就要學會管理好時間。
時間管理的關(guān)鍵在于任務(wù)管理,將有限的任務(wù)分配到具體的時間。這就要求學生首先要清楚自己各科學習的掌握情況,什么時間復習什么科目、以及科目中的哪些知識,都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只有做到這些,才能有針對性的去查漏補缺,而不是永遠陷在一個“坑”。
6. 效率和努力一樣重要
很多學生看起來很努力,但總是成績平平。原因就在于沒有真正的投入到學習中,只是在漫無目的、心浮氣躁地“磨洋工”,感動了爸媽,也感動了自己,卻沒有成果。而那些優(yōu)秀的學生,就懂得張弛有度,學習的時候全神貫注、心無旁騖,休息的時候不受干擾。這其中就是效率的問題。
7. 養(yǎng)成書寫工整規(guī)范的好習慣
養(yǎng)成好的習慣要從平時的做題、測試開始落實,不浪費每一次鍛煉的機會,胸有成竹才能避免“臨時抱佛腳”。
8. 調(diào)節(jié)好心態(tài)
在高考中,心態(tài)決定命運絕不是一句誑語。不要因為成績起伏就對自己產(chǎn)生懷疑,平添心理壓力。要懂得釋放情緒,多與家長、老師、同學交流,多參加體育鍛煉,保持平時的心態(tài)去擁抱未來。
9. 家長要做好
作為家長,要在學習氛圍的營造上做出榜樣,盡量給孩子一個安靜、整潔的學習環(huán)境。如果有能力,也可以參與進孩子的學習,對孩子不懂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并尋找解決的方法。同時,也要讓孩子在學習之余有充足的休息、娛樂時間,而不是強迫其學習。備考期間,對孩子的各種測試、考試成績,要多體諒、包容、鼓勵,而不是指責。
高考如登山,登山的意義不全在于登至山頂,更重要的是登山過程中的努力、對山頂?shù)拿篮缅谙牒屯窘?jīng)的風景,甚至登山帶來的疲憊和辛酸,那種感受應(yīng)該是登山人*珍惜和向往的。
祝愿每個考生都能扶搖直上,在登頂?shù)倪^程中積攢下人生*難忘也*珍貴的人生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