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安學習消防工程師哪里好
六安消防工程師培訓學校,針對想要通過消防工程師考試的學員開設消防工程師培訓課程,為學員提供多種班型,不同的班級有不同的課程內容及教學服務,滿足學員全方位的學習需要,面授+網(wǎng)課的形式,學習更加靈活便捷,學員享受充分的自主性。
預作用、雨淋、水幕系統(tǒng):模擬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輸入各類火災探測信號,報警控制器輸出聲光報警信號,啟動系統(tǒng)。采用傳動管啟動的雨淋、水幕系統(tǒng),啟動1只閉式噴頭,雨淋閥打開,壓力開關動作,消防水泵啟動。
燃油鍋爐的油箱間、油泵間、油料加熱間為丙類生產(chǎn)廠房,建筑物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
二、鍋爐房防火防爆措施
(1)在總平面布局中,鍋爐房應選擇在主體建筑的下風或側風方向,且應考慮到由于明火或煙囪飛火,對周圍的甲、乙類生產(chǎn)廠房,易燃物品和重要物資倉庫,易燃液體儲罐,以及稻草和露天糧、棉、木材堆場等部位必須保持必要的防火間距,可以根據(jù)《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的有關規(guī)定確定,一般為25~50m。燃煤鍋爐房與煤堆場之間應保持6~8m的防火間距;颐号c煤堆之間,應保持不小于10m的間距。燃燒易燃油料或液化石油氣的鍋爐房與儲罐之間的防火間距,應根據(jù)儲量按《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的有關規(guī)定確定。單臺蒸汽鍋爐的蒸發(fā)量不大于4h或單臺熱水鍋爐額定熱功率不大于28MW的燃煤鍋爐房與民用建筑的防火間距,可根據(jù)鍋爐房的耐火等級按《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2018年版)中有關民用建筑的規(guī)定確定。燃油或燃氣鍋爐房、蒸發(fā)量或額定熱功率大于《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2018年版)規(guī)定的燃煤鍋爐房與民用建筑的防火間距,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2018年版)中有關丁類廠房的規(guī)定。
(2)鍋爐房宜獨立建造。但確有困難時可貼鄰民用建筑布置,但應采用防火墻隔開,且不應貼鄰人員密集場所。燃油或燃氣鍋爐受條件限制必須布置在民用建筑內時,不應布置在人員密集場所的上一層、下一層或貼鄰,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燃油和燃氣鍋爐房應設置在首層或地下一層靠外墻部位,但常(負)壓燃油、燃氣鍋爐可設置在地下二層,當常(負)壓燃氣鍋爐距安全出口的距離大于6m時,可設置在屋頂上。當鍋爐房設在樓頂時,其頂板應進行雙澆混凝土加厚處理,以提高耐火極限。
2)當系統(tǒng)負擔具有不同凈高場所時,應采用上述方法對系統(tǒng)中每個場所所需的排煙量進行計算,并取其中的最大值作為系統(tǒng)排煙量。
2.排煙口
1)防煙分區(qū)內任一點與最近的排煙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大于30m。
燃油鍋爐應采用丙類液體作燃料。采用相對密度大于或等于0.75的可燃氣體為燃料的鍋爐,不得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內。
2)鍋爐房的門應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外墻開口部位的上方應設置寬度不小于1m的不燃性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1.2m的窗檻墻。
3)鍋爐房與其他部位之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和耐火極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性樓板隔開。在隔墻和樓板上不應開設洞口,當必須在隔墻上開設門、窗時,應設置甲級防火門、窗。
4)當鍋爐房內設置儲油間時,其總儲存量不應大于1m3,且儲油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墻與鍋爐間隔開;當必須在防火隔墻上設置門時,應采用甲級防火門。
5)鍋爐的容量應符合《鍋爐房設計規(guī)范》(GB50041-2008)的有關規(guī)定。
6)應設置火災報警裝置和與鍋爐容量及建筑規(guī)模相適應的滅火設施。
7)燃氣鍋爐房應設置防爆泄壓設施。燃油、燃氣鍋爐房應有良好的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設施。燃氣鍋爐房應選用防爆型事故排風機。設置機械通風設施時,其機械通風裝置應設置導除靜電的接地裝置,通風量應符合相關規(guī)定。
(3〕鍋爐房為多層建筑時,每層至少應有兩個出口,分別設在兩側,并設置安全疏散樓梯直達各層操作點。鍋爐房前端的總寬度不超過12m,建筑面積不超過200m2的單層鍋爐房,可以開一個門。鍋爐房通向室外的門應向外開,在鍋爐運行期間不得上鎖或閂住,確保出入口暢通無阻。
(4)鍋爐的燃料供給管道應在進入建筑物前和設備間內的管道上設置自動和手動切斷閥。儲油間的油箱應密閉且應設置通向室外的通氣管,通氣管應設置帶阻火器的呼吸閥,油箱的下部應設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設施。燃氣供給管道的敷設應符合《城鎮(zhèn)燃氣設計規(guī)范》(GB500282006)的規(guī)定。
(5)油箱間、油泵間、油加熱間應用防火墻與鍋爐間及其他房間隔開,門窗應對外開啟,不得與鍋爐間相連通,室內的電氣設備應為防爆型。
(6)鍋爐房電力線路不宜采用裸線或絕緣線明敷,應采用金屬管或電纜布線,且不宜沿鍋爐煙道、熱水箱和其他載熱體的表面敷設,電纜不得在煤場下通過。
《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干式消火栓系統(tǒng)充水時間不大于5min。
(二)噴頭驗收檢查
1)噴頭規(guī)格、型號、公稱動作溫度、響應時間指數(shù)RTI,抽查10%且不少于40個,合格率100%。
消防供水設施、設備
(一)消防水泵
1.消防水泵的安裝調試
(1)安裝前要對水泵進行手動盤車,檢查其靈活性。除小型管道泵可以將水泵直接安裝在管道上而不做基礎外,大多數(shù)水泵的安裝需要設置混凝土基礎。水泵安裝前應對土建施工的基礎進行復查驗收,確保水泵基礎符合相應水泵產(chǎn)品樣本中水泵安裝基礎圖的要求。設備基礎的位置、尺寸、度及地腳螺孔的位置和尺寸,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設備基礎表面要平整光滑,并清除地腳螺栓預留孔內的雜物。
(2)水泵的減振設施。當有減振要求時,水泵應配有減振設施,將水泵安裝在減振臺座上。減振臺座是在水泵的底座下增設槽鋼框架或混凝土板,框架或混凝土板通過地腳螺栓與基礎緊固,減振臺座下使用減振裝置。常用的減振設施有橡膠隔振墊、橡膠剪切減振器、阻尼彈簧減振器等。
(3)水泵安裝操作。水泵安裝有分體安裝和整體安裝兩種方式。水泵安裝得好壞,對水泵的運行和壽命有重要影響。
2.消防水泵控制柜的安裝要求
(1)控制柜的基座,其水平度誤差不應大于±2mm,并應做防腐處理及防水措施。
(2)控制柜與基座采用不應小于φ12mm的螺栓固定,每只柜不應少于4只螺栓。
(3)做控制柜的上下進出線口時,不應破壞控制柜的防護等級
3.消防水泵的檢測驗收要求
(1)消防水泵運轉應平穩(wěn),應無不良噪聲和振動。
(2)對照圖樣,檢查工作泵、備用泵、吸水管、出水管及出水管上泄壓閥、水錘消除設施、止回閥、信號閥等的型號、規(guī)格、數(shù)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吸水管、出水管上的控制閥應鎖定在常開位置,并有明顯標記。
(3)消防水泵應采用自灌式引水或其他可靠的引水措施,并保證全部有效儲水被有效利用。
(4)分別開啟系統(tǒng)中的每一個末端試水裝置、試水閥和試驗消火栓,水流指示器、壓力開關、低壓壓力開關、高位消防水箱流量開關等信號的功能,均應符合設計要求。
(5)打開消防水泵出水管上試水閥,當采用主電源啟動消防水泵時,消防水泵應啟動正常;關掉主電源,主、備用電源應能正常切換;消防水泵就地和遠程啟/停功能應正常,并向消防控制室反饋狀態(tài)信號。
(6)在閥門出口用壓力表檢查消防水泵停泵時,水錘消除設施后的壓力不應超過水泵出口設計額定壓力的14倍。
(7)采用固定和移動式流量計和壓力表測試消防水泵的性能,水泵性能應滿足設計要求。
(8)消防水泵啟動控制應置于自動啟動擋。
(二)消防增(穩(wěn))壓設施
1.氣壓水罐的安裝要求
(1)氣壓水罐有效容積、氣壓、水位及設計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
(2)氣壓水罐安裝位置和間距、進水管及出水管方向應符合設計要求。
(3)氣壓水罐宜有有效水容積指示器。
(4)氣壓水罐安裝時其四周要設檢修通道,其寬度不宜小于0.7m,消防氣壓給水設備頂部至樓板或梁底的距離不宜小于0.6m;消防穩(wěn)壓罐的布置應合理、緊湊。
(5)當氣壓水罐設置在非采暖房間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結冰。
2.穩(wěn)壓泵的安裝要求
(1)穩(wěn)壓泵的型號、規(guī)格、流量和揚程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有產(chǎn)品合格證和安裝使用說明書。
(2)穩(wěn)壓泵的安裝應符合《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141-2008)、《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guī)范》(GB50231-2009)、《風機、壓縮機、泵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75-2010)的有關規(guī)定,并考慮排水的要求。
3.氣壓水罐的驗收要求
(1)氣壓水罐的有效容積、調節(jié)容積應符合設計要求。
(2)氣壓水罐氣側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
4.穩(wěn)壓泵的驗收要求
(1)穩(wěn)壓泵的型號、性能等應符合設計要求
(2)穩(wěn)壓泵的控制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有防止穩(wěn)壓泵頻繁啟動的技術措施。
(3)穩(wěn)壓泵在1h內的啟停次數(shù)應符合設計要求,并不宜大于15次h。
(4)穩(wěn)壓泵供電應正常,自動手動啟停應正常;關掉主電源,主、備用電源能正常切換。
(5)穩(wěn)壓泵吸水管應設置明桿閘閥,穩(wěn)壓泵出水管應設置消聲止回閥和明桿閘閥。
(三)消防水泵接合器
1.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裝要求
(1)組裝式水泵接合器的安裝,應按接口、本體、連接管、止回閥、安全閥、放空管、控制閥的順序進行,止回閥的安裝方向應使消防用水能從水泵接合器進入系統(tǒng);整體式水泵接合器的安裝按其使用安裝說明書進行。
(2)水泵接合器接口的位置應方便操作,安裝在便于消防車接近的人行道或非機動車行駛地段,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離宜為15~40m。
(3)墻壁水泵接合器的安裝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其安裝高度距地面宜為0.7m與墻面上的門、窗、孔、洞的凈距離不應小于2m,且不應安裝在玻璃幕墻下方。
(4)地下水泵接合器的安裝,應使進水口與井蓋底面的距離不大于0.4m,且不應小于井蓋的半徑;井內應有足夠的操作空間并應做好防水和排水措施,防止地下水滲入。寒冷地區(qū)井內應做防凍保護。
(5)水泵接合器與給水系統(tǒng)之間不應設置除檢修閥門以外的其他閥門;檢修閥門應在水泵接合器周圍就近設置,且應保證便于操作。
2.消防水泵接合器的檢測驗收
(1)消火栓水泵接合器與消防通道之間不應設有妨礙消防車加壓供水的障礙物(用于保護接合器的裝置除外)
(2)水泵接合器的安全閥及止回閥安裝位置和方向應正確,閥門啟閉應靈活。
(3)水泵接合器應設置明顯的耐久性指示標志,當系統(tǒng)采用分區(qū)或對不同系統(tǒng)供水時,必須標明水泵接合器的供水區(qū)域及系統(tǒng)區(qū)別的永久性固定標志。
(4)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應采用鑄有“消防水泵接合器”標志的鑄鐵井蓋,并在附近設置指示其位置的永久性固定標志。
(5)消防水泵接合器的數(shù)量及進水管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并采用消防車車載消防水泵進行充水試驗,供水最不利點的壓力、流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有分區(qū)供水時應確定消防車的最大供水高度和接力泵的設置位置的合理性。
直燃機本身還具有完備的安全裝置:廠家選配品質較高的燃燒器,具有調壓及一定的穩(wěn)定作用,可以保證燃燒的穩(wěn)定;設置雙級電磁閥串聯(lián)使用,確保停機燃氣不漏進爐膛,即使在煙道內出現(xiàn)險情產(chǎn)生爆炸,煙道上設有防火門,不會產(chǎn)生破壞性作用;穩(wěn)壓器、壓力控制器對燃氣壓力上下限進行控制,一旦燃氣壓力超過上下限,則燃燒機立即停火,無脫火和回火的危險;設置了燃氣電磁閥泄漏檢測裝置,一旦發(fā)現(xiàn)泄漏,就立即保護,不執(zhí)行點火程序;設置空氣壓力開關,確保燃燒機運行期間風有足夠的鼓風量,使燃燒正常進行,一旦風機現(xiàn)故障,燃燒機立即;鸨Wo;設置離子火焰檢測裝置,時刻監(jiān)視燃燒情況,一旦出現(xiàn)異常,立即停火保護;設置了風機過載保護,一旦過載,則立即;鸨Wo;設置了燃燒機開啟防火聯(lián)鎖裝置,燃燒機未閉好,將無法點火;設置了風門與供氣蝶閥步調節(jié)聯(lián)動裝置,確保燃燒機空燃比始終正確穩(wěn)定;設置了氣敏傳感器,一旦空氣中可燃氣體比例超標,燃燒器不執(zhí)行點火指令。
(二)直燃機的火災危險性
(1)直燃機使用燃油(輕油、柴油)、燃氣(煤氣、天然氣、液化石油氣)作為燃料,這些燃料的物化性質決定了燃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火災危險性。
2)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當控制失靈、管道閥門泄漏以及機件損壞時燃油、燃氣泄漏,液體蒸氣、氣體與空氣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熱源產(chǎn)生燃燒、爆炸。
(3)操作人員違反操作規(guī)程造成直燃機熄火,使爐膛內的氣體、霧化油體積急劇膨脹造成爐膛爆炸,還可能造成水平煙道和煙囪內的氣體、油氣、油的裂解氣爆炸。
(三)直燃機房的防火防爆措施
直燃機房的安全核心是防止可燃性氣體泄漏,不發(fā)生爆炸。
(1)直燃機組在設計和制造上的質量,應符合產(chǎn)品本身質量保證要求。
(2)直燃機房應設置在建筑外的專用房間內,確有困難時,應布置在首層或地下一層靠外墻部位,不應布置在人員密集場所的上一層、下一層或貼鄰,并采用無門、窗、洞口的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和耐火極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性樓板與其他部位隔開。當必須開門時,應設甲級防火門。燃油直燃機房的油箱不應大1m3,并應設在耐火極限不低于二級的房間內,該房間的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
(3)直燃機房人員疏散的安全出口不應少于兩個,至少應設一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從機房最遠點到安全出口的距離不應超過35m。疏散門應為甲級防火門,外墻開口部位的上方應設置寬度不小于1m,為不燃性的防火挑檐或不小于12m的窗間墻。
(4)機房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燃油直燃機房應設感溫火災探測器,燃氣直燃機房應設感煙火災探測器及可燃氣體報警探測器)應設置與直燃機的容量及建筑規(guī)模相適應的滅火設施,當建筑內其他部位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時,應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及水噴霧滅火裝置、兩個系統(tǒng)之間應可靠聯(lián)動,報警探測器檢測點不少于2個,且應布置在易泄漏的設備或部件上方。當可燃氣體濃度達到爆炸下限的25%時,報警系統(tǒng)應能及時準確報警和切斷燃氣總管上的閥門和非消防電源,并啟動事故排風系統(tǒng)。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的直燃機房應設置排水設施。
(5)主機房應設置可靠的送風、排風系統(tǒng),室內不應出現(xiàn)負壓。燃油機組機房的正常通風量應按換氣次數(shù)不少于3次h確定。事故排風量應按不少于6次h確定。燃氣機組機房的正常通風量應按換氣次數(shù)不少于6次h確定。事故排風量應按不少于12次h確定。其機械排風系統(tǒng)與可燃氣體濃度報警系統(tǒng)聯(lián)動。并且送風量不應小于燃燒所需的空氣量(18m/104kcal,lcal=4.1868J)和人員所需新鮮空氣量之和,以保證主機房的天然氣濃度低于爆炸下限,應能保證在停電情況下正常運行。
(6)應設置雙回路供電,并應在末端配電箱處設自動切換裝置。燃氣直燃機房使用氣體如密度比空氣小(如天然氣),機房應采用防爆照明電器;使用氣體密度如果比空氣大(如液化石油氣),則機房應設不發(fā)火地面,且使用液化石油氣的機房不應布置在地下各層。
(7)燃氣直燃機房應有事故防爆泄壓設施,并應符合消防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外窗、輕質屋蓋、輕質墻體(自重不超過60kg/m2)可為泄壓設施,在機房四周和頂部及柱子迎爆面安裝爆炸減壓板,降低爆炸時產(chǎn)生的爆炸壓力峰值,保護主體結構。防爆泄壓面的設置應避開人員集中的場所和主要交通道路,并宜靠近容易發(fā)生爆炸的部位。
(8)進人地下機房的天然氣管道應盡量縮短,除與設備連接部分的接頭外,一律采用焊接,并穿套管單獨敷設,應盡量減少閥門數(shù)量,進氣管口應設有可靠的手動和自動閥門。進入建筑物內的燃氣管道必須采用專用的非燃材料管道和優(yōu)質閥門,保證燃氣不致泄漏。進氣、進油管道上應設置緊急手動和自動切斷閥,燃油直燃機應設事故油箱。
(9)機房內的電氣設備應采用防爆型,溴化鋰機組所帶的真空泵電控柜也應采取隔爆措施,保證在運行過程中不產(chǎn)生火花。電氣設備應有可靠的接地措施。
10)煙道和煙囪應具有能夠確保穩(wěn)定燃燒所需的截面積結構,在工作溫度下應有足夠的強度,在煙道周圍0.5m以內不允許有可燃物,煙道不得從油庫房及有易燃氣體的房屋中穿過,排氣口水平距離6m以內不允許堆放易燃品。
(11)每臺機組宜采用單獨煙道,多臺機組共用一個煙道時,每臺機組的排煙口應設置風門。
三、廚房設備防火防爆
廚房作為餐飲場所的重要特殊用房,應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等標準進行設計。
(一)廚房的火災危險性
(1)燃料多。廚房是使用明火進行作業(yè)的場所,所用的燃料一般有液化石油氣、煤氣、天然氣、炭等,若操作不當,很容易引起泄漏、燃燒和爆炸。
(2)油煙重。廚房常年與煤炭、氣火打交道,場所環(huán)境一般較濕。在這種條件下,燃料燃燒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不均勻燃燒物及油蒸氣蒸發(fā)產(chǎn)生的油煙很容易積聚,形成一定厚度的可燃物油層和粉塵附著在墻壁、油煙管道和抽油煙機的表面,如不及時清洗,就有可能引起火災。
(3)電氣線路隱患大。在有些廚房,仍然存在裝修用鋁芯線代替銅芯線,電線不穿管、開關不設底蓋的現(xiàn)象。這些設施在水電、油煙的長期腐蝕下,很容易發(fā)生漏電、短路起火。另外,廚房內運行的設備比較多,超負荷現(xiàn)象嚴重,特別是一些大功率電器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會因電流過載引發(fā)火災。
(4)灶具器具易引發(fā)事故。灶具和器具若使用不當,極易引發(fā)廚房火災。生活中因高壓鍋、蒸汽鍋、電飯煲、微波爐、烤箱等操作不當引發(fā)火災的案例不在少數(shù)。
(5)用油不當引發(fā)火災。廚房用油大致分為兩種,一是燃料用油,二是食用油。燃料用油指的是柴油、煤油,大型賓館和飯店主要用柴油。柴油閃點較低,在使用過程中因調火、放置不當?shù)仍蚝苋菀滓l(fā)火災。食用油引發(fā)火災的情況也較常見。
(二)廚房設備防火防爆措施
(1)根據(jù)《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2018年版)規(guī)定,除住宅外,其他建筑內的廚房隔墻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隔墻上的門、窗應為乙級防火門、窗。同時,餐廳建筑面積大于1000m2的餐館或食堂,其烹飪操作間的排油煙罩及烹飪部位宜設置自動滅火裝置,且應在燃氣或燃油管道上設置緊急事故自動切斷裝置。由于廚房環(huán)境溫度較高,其灑水噴頭選擇也應符合其工作環(huán)境溫度要求,應選用公稱動作溫度為93℃的噴頭,顏色為綠色。
(2)對廚房內燃氣、燃油管道、閿門必須進行定期檢查,防止泄漏。如發(fā)現(xiàn)燃氣泄漏應首先關閉閥門,及時通風,并嚴禁使用任何明火和啟動電源開關。
(3)廚房灶具旁的墻壁、抽油煙機罩等容易污染處應天天清洗,油煙管道至少應每半年清洗一次。
(4)廚房內的電器設施應嚴格按照國家技術標準設置,電器開關、插座等應以封閉為佳,防止水滲入,并應安裝在遠離燃油、燃氣設備的部位;廚房內運行的各種機械設備不得超負荷用電,并注意使用過程中防止電器設備和線路受潮
(5)廚房內使用的各種灶具和炊具,應使用經(jīng)國家質量檢測部門檢測合格的產(chǎn)品。
(6)工作結束后,操作人員應及時關閉所有燃氣、燃油閥門,切斷電源、火源。
4)設置在走道部位吊頂內的排煙管道,以及穿越防火分區(qū)的排煙管道,其管道的耐火極限不應小于1.00h,但設備用房和汽車庫的排煙管道耐火極限可不低于0.50h。
給水管網(wǎng)
(一)管道連接方式
目前消防管道工程常用的連接方式有螺紋連接、焊接連接、法蘭連接、承插連接、溝槽連接等。
1)目前消防給水管道工程中較常用的連接方式有以下幾種:
①管卡連接;②同徑三通連接;③同徑四通連接;④彎頭連接;⑤同心異徑連接;⑥機械三通連接;⑦機械四通連接
(二)架空管道的安裝
架空管道的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并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架空管道的安裝不應影響建筑功能的正常使用,不應影響和妨礙通行以及門窗等開啟。
(2)當設計無要求時,管道的中心線與梁、柱、樓板等的最小距離應符合表3-2-4的規(guī)定
(3)消防給水管穿過地下室外墻、構筑物墻壁以及屋面等有防水要求處時,要設防水套管。
(4)消防給水管穿過建筑物承重墻或基礎時,應預留洞口,洞口高度應保證管頂上部凈空不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不宜小于0.1m,并應填充不透水的彈性材料。
(5)消防給水管穿過墻體或樓板時要加設套管,套管長度不應小于墻體厚度,或應高出樓面或地面50mm;套管與管道的間隙應用不燃材料填塞,管道的接口不應位于套管內。
(6)消防給水管必須穿過伸縮縫及沉降縫時,應采用波紋管和補償器等技術措施。消防給水管穿過結構縫時的安裝方式。
(7)消防給水管可能發(fā)生冰凍時,應采取防凍技術措施。
(8)消防給水管通過或敷設在有腐蝕性氣體的房間內時,管外壁要刷防腐漆或纏繞防腐材料。
(9)架空管道外應刷紅色油漆或涂紅色環(huán)圈標志,并注明管道名稱和水流方向標識。紅色環(huán)圈標志寬度不應小于20mm,間隔不宜大于4m,在一個獨立的單元內環(huán)圈不宜少于兩處。
(三)管網(wǎng)支吊架的安裝
(1)架空管道支架、吊架、防晃(固定)支架的安裝應固定牢固,其型式、材質及施工應符合設計要求。
(2)設計的吊架在管道的每一支撐點處應能承受5倍于充滿水的管道質量,且管道系統(tǒng)支撐點應支撐整個消防給水系統(tǒng)。
(3)管道支架的支撐點宜設在建筑物的結構上,其結構在管道懸吊點應能承受充滿水管道質量另加至少114kg的閥門、法蘭和接頭等附加荷載。充水管道的參考質量可按表3-2-5選取。
(4)當管道穿梁安裝時,穿梁處宜設置1個吊架
(6)下列部位應設置固定支架或防晃支架:
1)配水管宜在中點設1個防晃支架,但當管徑小于DN50mm時可不設。
2)配水干管及配水管,配水支管的長度超過15m,每15m長度內應至少設1個防晃支架,但當管徑不大于DN40mm時可不設。
3)管徑大于DN50mm的管道拐彎、三通及四通位置處應設個防晃支架。
4)防晃支架的強度,應滿足管道、配件及管內水的重量再加50%的水平方向推力時不損壞或不產(chǎn)生永久變形。當管道穿梁安裝時,管道再用緊固件固定于混凝土結構上,可作為1個防晃支架處理。
(7)架空管道每段管道設置的防晃支架應不少于1個;當管道改變方向時,應增設防晃支架;立管應在其始端和終端設防晃支架或用管卡固定。
(四)管網(wǎng)的試壓和沖洗
消防給水管網(wǎng)施工完成后,要進行試壓和沖洗,要求如下:
(1)管網(wǎng)安裝完畢后,要對其進行強度試驗、沖洗和嚴密性試驗。
(2)強度試驗和嚴密性試驗宜用水進行。
(3)系統(tǒng)試壓完成后,要及時拆除所有臨時盲板及試驗用的管道,并與記錄核對無誤。
(4)管網(wǎng)沖洗在試壓合格后分段進行。沖洗順序應先室外、后室內,先地下、后地上;室內部分的沖洗應按配水干管、配水管、配水支管的順序進行。
(5)系統(tǒng)試壓前應具備下列條件:
1)埋地管道的位置及管道基礎、管道支墩等經(jīng)復查應符合設計要求。
2)試壓用的壓力表不應少于2只;精度不應低于15級,量程為試驗壓力值的15~2倍。
3)對不能參與試壓的設備、儀表、閥門及附件要加以隔離或拆除;加設的臨時盲板應具有凸出于法蘭的邊耳,且應做明顯標志,并記錄臨時盲板的數(shù)量。
(6)系統(tǒng)試壓過程中,當出現(xiàn)泄漏時,要停止試壓,并放空管網(wǎng)中的試驗介質,消除缺陷后,重新再試。
(7)管網(wǎng)沖洗宜用水進行。沖洗前,應對系統(tǒng)的儀表采取保護措施。
(8)沖洗前,對管道防晃支吊架等進行檢查,必要時應采取加固措施。
(9)對不能經(jīng)受沖洗的設備和沖洗后可能存留臟物、雜物的管段,應進行清理。
(10)沖洗管道直徑大于DN100mm時,應對其死角和底部進行敲打,但不得損傷管道。
(11)水壓試驗和水沖洗宜采用生活用水進行,不得使用海水或含有腐蝕性化學物質的水。
(12)在管材類型為鋼管的壓力管道的水壓強度試驗中,當系統(tǒng)設計工作壓力小于或等于lMPa時,水壓強度試驗壓力應為設計工作壓力的1.5倍,并不應低于14MPa;當系統(tǒng)設計工作壓力大于1MPa時,水壓強度試驗壓力應為該工作壓力加0.4MPa
(13)水壓強度試驗的測試點應設在系統(tǒng)管網(wǎng)的最低點。對管網(wǎng)注水時,應將管網(wǎng)內的空氣排凈,并緩慢升壓,達到試驗壓力后,穩(wěn)壓30min后,管網(wǎng)應無泄漏、無變形,且壓力降不大于0.05MPa。
(14)水壓嚴密性試驗在水壓強度試驗和管網(wǎng)沖洗合格后進行。試驗壓力應為系統(tǒng)設計工作壓力,穩(wěn)壓24h,應無泄漏。
(15)水壓試驗時環(huán)境溫度不宜低于5℃,當?shù)陀?℃時,水壓試驗應采取防凍措施。
(16)消防給水系統(tǒng)的水源干管、進戶管和室內埋地管道應在回填前單獨或與系統(tǒng)一起進行水壓強度試驗和水壓嚴密性試驗。
(17)氣壓嚴密性試驗的介質宜采用空氣或氮氣,試驗壓力應為0.28MPa,且穩(wěn)壓24h,壓力降不應大于0.01MPa
(18)管網(wǎng)沖洗的水流流速、流量不應小于系統(tǒng)設計的水流流速、流量;管網(wǎng)沖洗宜分區(qū)、分段進行;水平管網(wǎng)沖洗時,其排水管位置應低于沖洗管網(wǎng)。
(19)管網(wǎng)沖洗的水流方向要與滅火時管網(wǎng)的水流方向一致。
(20)管網(wǎng)沖洗應連續(xù)進行。當出口處水的顏色、透明度與入口處水的顏色、透明度基本一致時,沖洗方可結束。
(21)管網(wǎng)沖洗宜設臨時專用排水管道,其排放應暢通和安全。排水管道的截面面積不應小于被沖洗管道截面面積的60%
(22)管網(wǎng)的地上管道與地下管道連接前,應在管道連接處加設堵頭后,再對地下管道進行沖洗。
(23)管網(wǎng)沖洗結束后,應將管網(wǎng)內的水排除干凈。
(24)干式消火栓系統(tǒng)管網(wǎng)沖洗結束,管網(wǎng)內水排除干凈后,必要時可采用壓縮空氣吹干。
(五)消防給水系統(tǒng)閥門的安裝
消防給水系統(tǒng)閥門的安裝要求如下:
(1)各類閥門型號、規(guī)格及公稱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
(2)閥門的設置應便于安裝維修和操作,且安裝空間能滿足閿門完全啟閉的要求,并作標志。
(3)閥門應有明顯的啟閉標志
(4)消防給水系統(tǒng)干管與水滅火系統(tǒng)連接處應設置獨立閥門,并保證各系統(tǒng)獨立使用。
(六)給水管網(wǎng)的檢測驗收
(1)管網(wǎng)應符合下列要求:1)管道的材質、管徑、接頭、連接方式及采取的防腐、防凍措施,應符合設計要求,管道標識應符合設計要求。
2)管網(wǎng)排水坡度及輔助排水設施,應符合設計要求。
3)管網(wǎng)不同部位安裝的閥門及部件等,均應符合設計要求。
4)架空管道的立管、配水支管、配水管、配水干管設置的支架,應符合相關規(guī)定。
5)消防給水系統(tǒng)流量、壓力的驗收,應通過系統(tǒng)流量、壓力檢測裝置和末端試水裝置進行放水試驗,系統(tǒng)流量、壓力和消火栓充實水柱等應符合設計要求。
(2)閥門應符合下列要求
1)閥門的型號、安裝位置和方向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guī)定。
2)閥門的安裝位置、進出口方向應正確,連接應牢固、緊密,啟閉應靈活,閥桿、手輪等朝向應合理。
2)當獨立前室或合用前室滿足下列條件之一時,樓梯間可不設置防煙系統(tǒng):
采用全敞開的陽臺或凹廊。
設有兩個及以上不同朝向的可開啟外窗,且獨立前室兩個外窗面積分別不小于2.0,合用前室兩個外窗面積分別不小于3.0。
2)當采用合用前室時,樓梯間、合用前室應分別獨立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tǒng)。
爆炸性粉塵環(huán)境防爆電氣設備的選擇,應根據(jù)粉塵的種類,選擇防塵結構或塵密結構的粉塵防爆電氣設備。
(六)帶電部件的接地
許多電氣設備在一般情況下可以不接地。但為了防止帶電部件接地產(chǎn)生火花或危險溫度而形成引爆源,以下不需要接地的部分,在爆炸危險場所內仍需要接地。
(1)在不良導電地面處,交流額定電壓為1000V以下和直流額定電壓為1500V及以下的電氣設備正常時不帶電的金屬外殼。
(2)在干燥環(huán)境,交流額定電壓為127V及以下,直流電壓為110及以下的電氣設備正常時不帶電的金屬外殼。
(3)安裝在已接地的金屬結構上的電氣設備,敷設鎧裝電纜的金屬構架。檢查時還需注意,在爆炸危險區(qū)域的不同方向,接地干線應不少于兩處與接地體相連。
2)噴頭安裝間距、噴頭與樓板墻梁的距離,偏差±15mm。抽查5%且不少于20個,合格率95%。
排煙量計算
1.排煙系統(tǒng)的設計風量不應小于該系統(tǒng)計算風量的1.2倍。
2.除中庭外,建筑空間凈高小于或等于6m的場所,其排煙量應按不小于60m/(h)計算,且取值不小于15000m/h,或設置有效面積不小于該房間建筑面積2%的自然排煙窗(口)。
3.當一個排煙系統(tǒng)擔負多個防煙分區(qū)排煙時,其系統(tǒng)排煙量的計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當系統(tǒng)負擔具有相同凈高場所時,對于建筑空間凈高大于6m的場所,應按排煙量最大的一個防煙分區(qū)的排煙量計算;對于建筑空間凈高為6m及以下的場所,應按同一防火分區(qū)中任意兩個相鄰防煙分區(qū)的排煙量之和的最大值計算。
3)送風口不宜設置在被門擋住的部位。
4)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tǒng)的場所,樓梯間應設置常開風口,前室應設置常閉風口。
3)自然排煙窗(口)應設置手動開啟裝置,設置在高位不便于直接開啟的自然排煙窗(口),應設置距地面高度1.3m~1.5m的手動開啟裝置。凈空高度大于9m的中庭、建筑面積大于2000的營業(yè)廳、展覽廳、多功能廳等場所,尚應設置集中手動開啟裝置和自動開啟設施。
符合消防電梯要求的客梯或工作電梯,可以兼作消防電梯。
一、消防電梯的設置范圍
(1)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
(2)一類高層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類高層公共建筑、5層及以上且總建筑面積大于3000m2(包括設置在其他建筑內五層及以上樓層)的老年人照料設施。
(3)設置消防電梯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埋深大于10m且總建筑面積大于3000m2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
(4)符合下列條件的建筑可不設置消防電梯:
1)建筑高度大于32m且設置電梯,任一層工作平臺上的人數(shù)不超過2人的高層塔架。
2)局部建筑高度大于32m,且局部高出部分的每層建筑面積不大于50m2的丁、戊類廠房。
二、消防電梯的設置要求
(1)消防電梯應分別設置在不同的防火分區(qū)內,且每個防火分區(qū)不應少于1臺。
(2)建筑高度大于32m且設置電梯的高層廠房(倉庫),每個防火分區(qū)內宜設置1臺消防電梯。
(3)消防電梯應具有防火、防煙、防水功能。
(4)消防電梯應設置前室或與防煙樓梯間合用的前室。設置在倉庫連廊、冷庫穿堂或谷物筒倉工作塔內的消防電梯,可不設置前室。消防電梯前室應符合以下要求
1)前室宜靠外墻設置,并應在首層直通室外或經(jīng)過長度不大于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2)前室的使用面積不應小于6m2,前室的短邊不應小于24m。與防煙樓梯間合用的前室,其使用面積公共建筑不應小于10m2,住宅建筑不應小于6m2
3)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不應設置卷簾。
4)除前室的出入口、前室內設置的正壓送風口和住宅規(guī)定的戶門外,前室內不應開設其他門、窗、洞口。
(5)消防電梯井、機房與相鄰電梯井、機房之間應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隔墻上的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
(6)在撲救建筑火災過程中,建筑內有大量消防廢水流散,電梯井內外要考慮設置排水和擋水設施,并設置可靠的電源和供電線路,以保證電梯可靠運行。因此在消防電梯的井底應設置排水設施,排水井的容量不應小于2m3,排水泵的排水量不應小于10Ls。且消防電梯間前室的門口宜設置擋水設施。
(7)為了滿足消防撲救的需要,消防電梯應選用較大的載質量,一般不應小于800kg,且轎廂尺寸不宜小于1.5m×2m。這樣,火災時可以將一個戰(zhàn)斗班(8人左右)的消防救援人員及隨身攜帶的裝備運到火場,同時可以滿足用擔架搶救傷員的需要。對于醫(yī)院建筑等類似建筑,消防電梯轎廂內的凈面積尚需考慮病人、殘障人員等的救援以及方便對外聯(lián)絡的需要。消防電梯要層層停靠,包括地下室各層。為了贏得寶貴的時間,消防電梯的行駛速度從首層至頂層的運行時間不宜大于60s。
(8)消防電梯的供電應為消防電源并為設備用電源,在最末級配電箱自動切換,動力與控制電纜、電線、控制面板應采取防水措施;在首層的消防電梯入口處應設置供消防救援人員專用的操作按鈕,使之能快速回到首層或到達指定樓層;電梯轎廂內部應設置專用消防對講電話,方便隊員與控制中心聯(lián)絡。
(9)電梯轎廂的內部裝修應采用不燃材料。
1.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其機械加壓送風系統(tǒng)應豎向分段獨立設置,且每段高度不應超過100m。
2.建筑高度超過50m的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過100m的住宅,其排煙系統(tǒng)應豎向分段獨立設置,且公共建筑每段高度不應超過50m,住宅建筑每段高度不應超過100m。
3.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tǒng)的樓梯間的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其機械加壓送風系統(tǒng)應分別獨立設置。當受建筑條件限制,且地下部分為汽車庫或設備用房時,可共用機械加壓送風系統(tǒng)。
六安消防工程師培訓學校,開設有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一級消防工程師、安全工程師、健康管理師等專業(yè),推出“網(wǎng)絡+面授+智能題庫”的融合式教學和“講師授課+助教答疑”的雙師課堂。 歡迎來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