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開關插座不留遺憾: 開關插座關乎日常用電的使用安全,安裝施工可不能馬虎。牢記下面的七個心得,做到明明白白裝修,安安心心使用。心得一:切忌位置過低。很多家庭在安裝插座時,覺得太高有礙美觀,會裝在較低的隱蔽位置。但這樣容易在拖地時,讓水濺到插座里,從而導致漏電事故。因此,明裝插座距地面較好不低于1.8米;暗裝插座距地面不要低于0.3米。廚房和衛(wèi)生間的插座應距地面1.5米以上,空調的插座至少要1.8米以上。 心得二:切忌導線隨意安裝,電源導線必須使用銅線橫截面。如果是舊房子,一定要把原來的鋁線換成銅線。因為鋁線極易氧化,接頭處容易打火。另外,布線時一定要遵循“火線進開關,零線進燈頭”的原則,還要在插座上設漏電保護裝置。心得三:切忌無防護措施,廚房和衛(wèi)生間的插座面板上較好安裝防濺水盒或塑料擋板,能有效防止因油污、水汽侵入引起的短路。有小孩的家庭,應選用帶保險擋片的安全插座。心得四:切忌只有一個回路,老房子只有一個回路,一旦任何線路短路,整個房間的用電會陷入癱瘓。一般來說,插座可選擇兩三個回路,廚房、衛(wèi)生間各走一路,空調使用一個回路。心得五:切忌多個電器共用同一插座,多個電器共用同一插座,會使電器超負荷運行,從而引起火災?照{、洗衣機、抽油煙機等大功率電器較好使用獨立的插座。一般來說,臥室里較好安裝4組插座,客廳每2.5平方米一組,廚房每1.2平方米一組。心得六:切記亂插插座,開關插座都會有允許通過的額定電流,一般是6A、10A、16A三種。如果按電壓220V來算,那么開關插座能承受的功率分別為1320w、2200w、3520w。假如用電器功率高,像空調等,普遍功率超過2500w,較好單獨使用16A以上的插座,且須帶開關的,以保安全。心得七:切記重外觀,一些開關面板外觀很時髦,甚至有通明的款式,但這里邊存在著無窮的安全隱患。由于片面著重外觀,有些開關面板挑選的是經用性和抗沖擊能力差的原料,略微不小心就有能夠弄壞弄裂,構成漏電的風險。
接線原理詳細看,萬千資料記心間。標題欄,元件表,讀說明,圖形號,先從總體到局部,再從電源到負載。主電路,要看詳,副電路,不能忘,從上到下有順序,從左至右不漏項。能量徑,信息流,各表圖,要了解,分析電源到負載,二次回路信號線。材料表,施工書,總要求,目錄號,圖樣說明看詳細,識圖重點便明了?丛,分主副,交直流,細分清,先看電源各回路,保護測量控制清。安裝圖,照主副,經線路,到負載,不忘電源一段段,元件連接按序看。展開圖,識讀時,據原理,在回路,電器元件功能鍵,分別畫在線路間。平面圖,剖面圖,看土建,看管道,電氣設備有位置,細看尺寸和投影。連接線,傳信息,示邏輯,連功能,多線表示雖麻煩,直觀詳細易辨明。單線法,也簡單,示三相,要對稱,單畫互感繼電器,多線文字詳記明。明暗敷,粗細線,加文字,畫斜線,標注導線各型號,寬厚截面標中間。十字形,連T形,導線交,連不連,就看中心小圓點,明明白白好分辨。絕緣線,要標記,從屬端,獨立線,組合標記功能鍵,相位保護極性間。元器件,圖形號,簡外形,要素號,集中表示簡單圖,分開表示展開圖。工作態(tài),畫正常,接觸點,方向致,左開右閉是規(guī)定,下開上閉要記牢!整定值,數據號,在附件,標記好,注釋標志要清晰,端子圖形小句號。
22、交流接觸器頻繁操作時為什么過熱?答:交流接觸器起動時,由于鐵芯和銜鐵之間的空隙大,電抗小,可以通過線圈的激磁電流很大,往往大于工作電流的十幾倍,如頻繁起動,便激磁線圈通過很大的起動電流,因而引起線圈產生過熱現象,嚴重時會將線圈燒毀。"23、引進盤(柜)的控制電纜有何規(guī)定? 答:①引進盤柜電纜排列整齊,不交叉,并應固定,不便所有的端子板受應力;②裝電纜不應進人盤柜內,鋼帶切斷處應扎緊;③用于晶體管保護,控制等的控制電纜,使用屏蔽電纜時,其屏蔽應接地,如不來用屏蔽電纜時,則其備用芯線應有一根接地;④橡膠絕緣線應外套絕緣管保護;⑤盤柜的電纜芯線,橫平豎直,不交叉,備用芯線留有適當余地。24、電纜穿入電纜管時有哪些規(guī)定?答:敷設電纜時,若需將電纜穿人電纜管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①皚裝電纜與鉛包電纜不得穿人同一管內;②一極電纜管只允許穿人一根電力電纜;③電力電纜與控制電纜不得穿人同一管內;④裸鉛包電纜穿管時,應將電纜穿人段用麻或其它柔軟材料保護,穿送外不得用力過猛。25、硬母線怎樣連接?答:硬母線一般采用壓接或焊接。壓接是用螺絲將母線壓接起來,便于改裝和拆卸。焊接是用電焊或氣焊連接,多用于不需拆卸的地方。不得采用錫焊綁接。26、在什么情況下,應將電纜加上穿管保護?管子直徑怎樣選擇?答:在下列地點要管:①電纜引人引出建筑物,隧道處,樓板及主要墻壁;②引出地面兩米高,地下250m深;③電纜與地下管道交叉或接近時距離不合規(guī)定者;④電纜與道路,電車軌道和鐵路交叉時;⑤廠區(qū)可能受到機械損傷及行人易接近的地點。選擇管徑時,內徑要比外徑大50%。